实盘配资网站 1976年,我国地震学奠基人傅承义院士指着“1951张衡地震仪”说:
发布日期:2024-12-24 06:53 点击次数:98
他们表示,贸易和移民改革带来的潜在经济下行风险意味着实盘配资网站,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短端可能偏向下行,从而推动美国收益率曲线趋陡。
美国汽车协会预计,从感恩节前的周二到接下来的周一,将有7170万人驾车出行至少50英里。这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30万人次,是新冠疫情爆发前以来最多的。
1976年,我国地震学奠基人傅承义院士指着“1951张衡地震仪”说:“梁下挂一块肉,比这个模型强!”几年后,美国地震学家也客气地指出:“中国目前的地震仪模型对地震的敏感性甚至不如居民!”
1976年,我国著名地震学家傅承义院士参观陈列馆时,看到一个被称为"张衡地震仪"的复原模型。他饶有兴致地端详了一番,然后半开玩笑地对身边的人说:"在房梁下挂一块肉,恐怕比这个模型还灵敏哩!"此话一出,在场的人都愣住了。大家纷纷询问,傅老究竟是什么意思?
原来,这个引起傅院士质疑的"张衡地震仪",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文物工作者复原的产物。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1949年。当时,为了发扬中华文明的辉煌,国家决定复制一批能代表古代高超成就的文物,用于展示和宣传。时任博物馆馆长的王振铎先生,就接受了复制东汉科学家张衡地震仪的重任。
对于这位从事文物工作多年的老馆长来说,复原一件失传千年的古代仪器,难度之大可想而知。王振铎查阅了史书中对地震仪的仅有的196字记载,凭借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,利用直立杆原理设计了一个十分之一的缩比模型。当时的人们对这个模型赞不绝口,认为它再现了古代地震仪的风采。它很快被编入中小学教科书,并在各大博物馆巡回展出,成为了新中国文物复原工作的一项标志性成果。
然而,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,国内外地震学界渐渐对这个备受推崇的模型产生了质疑之声。上世纪60年代,一些日本、美国的地震学家率先提出,直立杆原理在理论上很难灵敏地响应地震波。他们通过实验证明,王振铎设计的地震仪,对地震的反应甚至不如普通的房屋构件。
这些质疑的声音传到了傅承义院士的耳朵里。傅老是我国地震学的奠基人之一,他对张衡地震仪的工作原理有着独到的见解。1976年,他在参观陈列馆时,终于把多年的疑惑说了出来。"梁下挂一块肉,比这个模型强",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评语,实际上切中了问题的要害。
王振铎虽然为复原地震仪付出了大量心血,但面对专家的质疑,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设计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。事实上,他在设计的过程中,就遇到了不少理论和技术上的困难。比如,如何确定地震仪的实际尺寸?铜壶和龙头的重量应该多少才合适?支架的材料应该选用什么?在没有可靠文献记载的情况下,这些问题只能靠个人的主观臆测。
令王振铎没有想到的是,他苦心孤诣设计出的模型,最终竟然成了误导大众的负面教材。原本,他是想通过复原地震仪,让国人了解祖先在科技方面的杰出贡献,没想到却产生了相反的效果。不过,我们也不能苛求王先生。在当时的条件下,仅凭文字记载和想象力,去还原一件失传千年的精密仪器,谁又能保证一定成功呢?
王振铎虽然未能复原出真正的张衡地震仪,但他为弘扬民族科技遗产所付出的努力,是值得我们敬佩的。他的故事告诉我们,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,走弯路、碰壁子是难免的。关键是要保持谦逊和清醒的头脑,勇于接受批评指正,不断修正错误,努力接近真理。正如傅承义院士所言,科学的发展有赖于广大学者兢兢业业的探索,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前行。
为了避免继续误导大众,这个引起争议的地震仪模型最终在2010年悄然退出了教科书。它曾经风光一时,但也留下了宝贵的教训。它见证了新中国文物工作者为发掘民族瑰宝所做的尝试,同时也预示着探寻张衡地震仪真相之路才刚刚开始。伴随着现代考古技术的进步,相信终有一天,这件惊世之作能够重现世人眼前,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古人的智慧结晶。
2008年,随着物理学、考古学等多学科的发展,一批有志之士决定重新探寻张衡地震仪的真相。他们从物理原理入手,结合传世文献记载,提出了多个复原设想。其中,清华大学郑哲敏教授领衍的"哑铃式地震仪"方案最为引人注目。郑教授认为,张衡地震仪的关键部件是一个T形的可摆动悬臂,两端各有一个哑铃状的配重。当地震发生时,由于配重的惯性作用,悬臂会发生摆动,进而触碰到周围的八个龙头,令铜球落入蟾蜍口中。
为了检验这一设想的可行性,郑教授与中国地震局合作实盘配资网站,组织了一系列现场试验。他们在唐山、汶川等地震多发区,布设了十余台"哑铃式地震仪"。经过长达数年的连续观测,这些仪器的表现令人鼓舞。它们不仅能够准确记录5级以上地震,而且对震级、方位等参数的判断也与现代地震仪相差无几。
这一成果,为还原张衡地震仪的真实面貌提供了重要依据。不过,郑教授并没有止步于此。他进一步指出,单纯依靠地震仪本身,还不足以实现精确的地震预报。张衡在《汉书》中提到,他设计地震仪时还参考了"候气"的方法。所谓"候气",就是通过观察天象地貌的异常变化,来判断可能发生的灾害。比如,地震前可能会出现井水浑浊、动物惊慌等现象。
受此启发,郑教授与中国地震局合作,在多个观测点附近布设了地下水、地磁等监测设备。通过综合分析各类数据,他们尝试建立一套基于地震仪和"候气"相结合的预警系统。